日本近期在台湾海峡的异常“热心”,令人不得不重提其历史上屡次“豪赌国运”的旧账。
从甲午海战到二战,日本曾不顾一切挑战强权,最终付出惨痛代价。
如今,这颗躁动不安的心似乎又在蠢蠢欲动,妄图借台海风波实现其“小目标”,全然不顾昔日教训。然而,若误判形势、执意介入,这一次,日本将面临难以承受之重。
回顾日本近代史,不乏倾其所有、挑战强权的时刻。这种不计后果的“勇气”,或者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,确实世所罕见。然而,历史的结局往往是惨痛的。
当年佩洛西窜访台湾,无疑加剧了本已紧张的中美关系。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昭然若揭,但中国并非伊拉克、阿富汗,美国若想单方面压制,恐怕力有不逮。一旦局势激化,美国本土能否如一战二战时那般隔岸观火,尚是未知之数。
恰在此时,日本积极地介入其中。它不仅紧随美国进行多场军事演习,甚至参与了如澳大利亚“漆黑演习”这类以往从未涉足的活动,亦步亦趋。在国际场合,日本政客也频频发声,例如在七国集团会议上指责中国的军事演习威胁地区安全,试图争夺亚洲事务的主导权。
更有甚者,日本议员效仿佩洛西前往台湾,与蔡英文当局互动。岸田政府的一系列举动,似乎决意要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持续较劲,全然不见东方文化中“中庸和谐”的影子。
相较之下,另一个邻国韩国的表现则克制许多。究其原因,韩国与台湾在芯片等高科技产业上存在竞争关系,加之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,使得韩国没有必要为台湾问题而开罪中国。
中韩之间日益增长的经贸额,以及中国作为韩国最大海外市场的地位,也让韩国不愿为了声援竞争对手而损害自身经济利益。面对美国的压力,韩国往往采取表面应付、实际保留的策略。
只有日本,在亚洲影响力式微后,对中国的崛起始终怀有复杂心态,总想寻找机会制造麻烦。这种心态颇具风险。
当前台海局势虽紧张,但大体尚在可控范围。对于日本的种种小动作,中方或可保持平常心,其叫嚣任其叫嚣,不必过度随之起舞。经济上的适度压力,或许能让其感受到切肤之痛,有时比其他方式更为有效。
近年来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,日本尤为明显。去年寄望东京奥运会提振经济,结果却是收效甚微。若再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,日本经济无疑将雪上加霜。
届时,国内民众生活困顿,怨声载道,岸田政府的执政基础也将受到冲击。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遇刺事件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国内矛盾的尖锐化。
当然,丑话说在前面。如果未来在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关键时刻,日本自卫队胆敢越过红线,军事介入台海,那么事件的性质将彻底改变,日本为此付出的代价,绝非简单的经济制裁所能涵盖。
军事观察家早已指出,今日中日军事实力对比,已远非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可比。即便不考虑核武器,仅中国的常规导弹,如东风-17这类高超音速导弹,其强大的突防能力也足以让日本现有的反导系统形同虚设。
进一步看,中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,如轰-6系列乃至未来可能服役的轰-20,一旦投入作战,日本即便能拦截少数,又怎能确保万无一失?因此,对日本而言,最明智的选择是重回睦邻友好的轨道,而非火上浇油,引火烧身。
近来,一些日本军事“专家”又开始鼓吹,若大陆对台动武,日本必须介入,“抵抗中国的扩张”。此类言论听似强硬,但日本的底气何在?真到彼时,中国是否可能直接对日本本土采取行动?这更多是日本配合美国,在国际上渲染“中国威胁论”的辞令。
他们眼见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崛起,心有不甘,总想借台湾问题生事,拉拢美国共同遏制中国,其背后或许仍未放弃对中国广袤土地与资源的觊觎。
自甲午战争以来,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与觊觎从未真正停止。从占据台湾、澎湖,到参与八国联军侵华,再到后来的全面侵华战争,历史账本清晰可查。
二战战败后,本应深刻反省,日本却屡屡篡改历史、美化侵略、拒不承认战争罪行,并持续寻求围堵中国之道。为此,不惜修改和平宪法,为自卫队海外用兵铺路。在发觉单打独斗难以奏效后,便紧抱美国大腿,扩充军备,大量采购美国武器,甚至为“出云”级准航母配备F-35B战斗机。
前不久北约秘书长访日,两国宣布加强合作,意图将北约势力引入亚太,无异于引狼入室。截至2022年底,日本自卫队总兵力约二十五六万人,装备精良,仅F-35战斗机就号称拥有百余架,军事实力已居世界前列。
仗着有美国撑腰,日本变本加厉地鼓吹“中国威胁”,甚至对琉球群岛居民进行所谓“避险教育”,声称一旦开战,解放军会轰炸琉球。这不过是其虚张声势,企图阻碍中国复兴的伎俩。他们似乎忘记了,中国的决心与实力,早已今非昔比。
面对日本的挑衅,中国也并非没有反制。例如,中俄海军在日本海举行联合演习,舰队穿越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的海峡,环绕日本航行,这本身就是一种警告,提醒美日同盟切勿在台湾问题上轻举妄动。
至于美国一些智库进行的所谓台海兵棋推演,声称美日联军能以惨重代价获胜,而日本和台湾将遭受“致命打击”,此类推演的前提设定往往脱离实际,例如战前台军战斗力大幅提升等,其结论不必过于当真。
若真正到了需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那一天,必然是一场多兵种联合作战。解放军海军的规模,已与日本自卫队总兵力相当。东部战区、南部战区的精锐陆军集团军,将是攻台主力。战争一旦爆发,首先是沿海部署的陆基导弹实施火力覆盖,封锁台湾海峡上空,短时间内瘫痪美日的空中支援通道。
海军则全面封锁台湾岛及其周边海域,航母战斗群前出,提供火力支援并阻断外部海上干涉。火箭军也将严阵以待,一旦美日海上力量异动,即予以打击。这些行动的核心目标,是阻止外部势力,特别是美日的军事介入。
与此同时,解放军必将严密监控琉球群岛上的美军基地。若美日联军执意插手,解放军不会在初期选择海上硬碰,而是先以陆基导弹配合海军,迟滞其增援台湾的速度。
在发起登陆作战前,解放军会对台湾岛内所有军事设施进行精确打击。待障碍清除后,陆军才会实施登陆。台湾岛平原主要在西部,自然是主攻方向。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会轻易使用,以减少对民众的伤害,攻台速度可能不会如外界想象般“闪电”。
一旦解放军成功登陆并控制局面,或可在短时间内肃清岛内抵抗,迅速接管和修复机场等重要设施。届时,歼-20等先进战机将进驻台湾,将台湾打造为前沿战略支点。
若日本此时能认清形势,停止军事冒险,中方或不会立即对美日宣战,毕竟解放台湾后尚有大量善后与建设工作。但解放军的舰队和战机,仍将保持高强度巡逻,确保台湾安全。
倘若日本依旧执迷不悟,企图染指已回归的台湾,那么根据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自卫权利,中国完全有理由对日本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。第一步,可能是封锁南海航线,掐断日本的能源生命线。日本能源极度依赖进口,主要运输线途经南海。一旦此地被切断,日本国内将爆发严重能源危机。
继而,可考虑对日本全境实施封锁,彻底断绝其能源供应。据称日本国内能源储备仅够维持三个月。能源中断,军事装备将难以运作。
届时,台湾回归,美国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亦将名存实亡。琉球群岛战略纵深有限,美军固守不易。通过谈判迫使美军拆除在琉球的军事基地,将是确保台湾长治久安的优选。
相信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不大可能选择与解放军硬碰硬。台湾问题于美国并非核心利益,于中国则是无可退让的核心。美国不太可能为了一个已失去战略价值的基地,而选择与中国彻底决裂,最终或将不情不愿地接受现实。
若日本至此仍不死心,甚至叫嚣在本土与解放军决战,那么解放军也必将做好一切准备。只是,真到那一步,对日本而言,又将是何等景象?
